第二章
第三節
第三個放手:二分法的威力
我很想認真地看待道成肉身;卻無法透過希臘形上學的面紗看到。因此,我厭惡形上學。麗莎‧伊薛伍德(LISA ISHERWOOD)
宗教認為神聖凌駕世俗之上。神聖屬於天主,對我們的救贖很重要;世俗則相反天主並且危及我們的來生。
所有二元論都來自這樣的基本信念,認為天主充滿神聖氣息,寄居在非物質的天國。至於其他事物,特別是受造的物質領域,多少與天主疏離,成為跟隨基督像似天主的障礙。
錯誤的簡潔
二元論主要是父權體制的虛構圖像,受到古典希臘二元思維的加持而具體明確。他們凡事都化作敵我對等關係,以便增強分化和征服的父權慾望。生命被視為永無休止的善惡鬥爭。所有受造物被歸類為不是這邊就是那邊;古代希臘人特別喜歡這種分化的策略。救贖的暴力助長這樣的分化。
二元論的世界觀是人為操作,並不是天恩聖寵。二元論相當粗糙簡陋,毫不尊重世界的盛衰演化,這種共同創造的悖論特性。這些簡單的二分法與天主使萬物煥然一新這種複雜奧秘背道而馳。我們的造物界以及宇宙及星球的演化歷程記錄著成功與失敗、爆發與崩塌、創造與毀滅(見Swimme & Berry 1992; O’Murchu 2002)。即便那些衰變能量所造成的黑暗和混沌,愛無窮無盡無遠弗屆的特性確保良善終將凱旋。建設或破壞這種二元對立對造物界生生不息的悖論,既無法解釋也毫無助益。
人類所想出的二元論無法理解和尊重造物界的雙極特性。天主眼裡總是「兩者皆是」,從來就不是「非此即彼」。神聖氛圍尊重演化過程中的複雜、悖論,甚至互矛盾。人們喜歡乾淨俐落的成套封裝。它們也許很簡潔,卻不真實。
隱修院對世界
二元法大量地滲透到一般的修會神學中,隱修院與世界是最典型的對比。這導入到逃離世界的靈修,失去了道成肉身的主要意義。本篤會早期隱修院的視野直到第十世紀,都超越這種二元分法,他們對於歐洲大陸的商業、農藝和智識的發展貢獻卓著。今日二分法往往出現在東方隱修院系統外貌上,遠勝於西方的隱修院系統。
近代,尤其在1700到1800年間,我們注意到楊森主義世界觀中的二元論暗流,全神貫注在靈魂的得救,卻無暇應付被大量剝削的造物界。即便出現這種狹隘、反世界的靈修,男女會士在社會中仍協助窮人和邊緣人的教育及醫療開創了許多英勇事蹟。我們受到當代強調獻身的影響,再次陷入製造分化和二元的障礙裡。
二元論對人類肉身和它的創發潛的破壞來得更加嚴重。人類的身軀正是道成肉身具體而微的家。然而,我們曾經將肉身妖魔化並羞辱它,留下給我們的是悲慘的破碎、痛苦和卑賤創痛。今天數以百萬計的人仍對自己的肉身感到不自在,包括男女會士們,使他們無法讚美感謝天主賜予肉身的恩典。
宗教慣於蔑視肉體,嚴重地破壞了人類性意識的神聖性質。對許多會士而言,獨身的承諾原是個神聖的標誌,卻懷疑它是否有助於健全的道成肉身修行。性意識不被整合而是剔除,相當困擾著我們,這或許是那些在廿世紀末陸續曝光性侵害濫觴。
我們剔除性意識及蔑視身軀的靈修,同樣擴大了我們與天主在情感和精神上的距離。天主被想成高居在天上,遠離罪惡淵藪的激情世界。我們多麼健忘,我們用激情所描述的創造能量,不就是天主在宇宙和星球奧妙造物界化育眾生的能力。二元論巧妙地切割人類、星球、宇宙、甚至神聖的創造力本身。我們要如何再次恢復整體並重新整合那被粗暴肢解的個體呢?
善待的服務
今日會士想要面對成為在世界上具有先知催化力的使命時,許多人仍在掙扎擺脫非理性的恐懼,害怕被世界污染,最後淪落到對不起天主。二元的束縛一直在消耗我們的精力,有時還使我們偏離中介任務的責任。
分裂的靈修需要善待的靈修來取代。就像在光明與黑暗的演變過程,我們天主善待受造物,我們也該善待天主託付我們所照顧的受造物。這種無所不包的願景涵蓋許多層次:
a) 我們蒙召善待宇宙萬物,它是天主對我們的首要啟示,也是天主創造最古老和最持久的表達。
b) 我們蒙召善待我們的大地,這星球表層繁衍和維繫人類日常生活所需。
c) 我們蒙召善待各式各樣的有機體,沒有它們,我們就無法生活得多采多姿。
d) 我們蒙召善待我們自己的身軀,我們就能善用這天賦予的創造禮物,來執行服務的使命。
e) 我們蒙召以正義善待受造物的各個層面,如此所有的人,特別是窮人和邊緣人,才能共享生命的豐富禮物。
善待這種關懷態度具有許多獨特的可能性。它超越了父權體制那種強迫控制慾的核心。它也超越了父母恩威並施的善意。善待承認他人同時具有其長處和弱點的權益。它不判斷什麼是可以接受的而什麼是不能接受的。它要求為整體服務,而不是各行其是。
中介搭橋
修會見證的重點在更新世界。它要求在整合而非破碎的靈修下,培養效忠那致力團結而非分裂的天主。在整個受造界中從宇宙到個人,它撒下治癒和包容的網。只要分裂其中一個就是分裂全部;只要治癒其中一個終將帶來宇宙的和平。
第四章將在中介的主題中研討這種反文化的立場。我們以當代人類學概念來表達我們被召喚在世界中卻又不屬世界的聖經召喚。這與造成分裂的反世界二元名義有非常不同的面貌。從整個宇宙和地球的來龍去脈看來,會士明確地隸屬於造物界。正因為這種完全臨在並深愛著造物界,會士有責任去質疑、譴責,並挑戰那些違背或破壞造物界這樣神聖化工的社會準則。
不同於非此即彼二元選項的束縛,會士要成為搭橋者,治癒被撕裂的人民,癒合被剝削的天賜的地球資源,並且拉近那被侷限在天上的神聖影響力。世上充斥著「分崩離析」,宗教還經常火上加油,會士擁抱「聚散膠合」成為我們這時代最迫切的牧靈和政治任務。
從中介空間遠眺,男女會士看到更大更遠的圖像。有必要藉由靜觀凝視來活化完全融入世界所消耗殆盡的能力,完全認同二元分法的另一半觀點時,會傷害天主渴望我們領悟福音的慈悲和愛的能力。會士在世上,只要能把持住中介空間,就能將永恆奧秘的似非而是,無法明說的模稜兩可,和相互矛盾的悖論特性,處理得合適恰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